图片

    黄河三角洲

    时间:2023-10-11 04:03

黄河口在沉积扩张、摆动、分流过程中形成的扇形地带。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。每年向河口区输送泥沙约12亿吨,其中大部分沉积在三角洲。泥沙使河口不断向海延伸,河床逐渐上升。当河道不能满足泄洪要求时,河水冲破河堤,另辟蹊径入海。历史上,黄河下游曾多次在于海河河和淮河之间摇摆。每次改变河道时,新河口就会沉积一个三角洲。广义上的黄河三角洲是指河南省巩县以东、北至天津、南至费黄河口的广大黄河冲积平原;狭义上的三角洲是指1855年黄河在筒瓦乡溃决,清河在山东利津注入渤海后形成的现代三角洲。形成的扇形地带,以利津以下的宁海为顶点,东南至小清河口,西北至徒骇河(洮儿河)入海处。前缘突出于渤海湾和莱州湾之间,包括东营市垦利。县、河口区、东营区以及沾化、利津、广饶、牛庄等部分区县,面积11600多平方公里。目前,黄河口继续向外延伸,三角洲面积正以年均150米的速度向渤海扩展,年陆地面积达到23平方公里。三角洲的形成过程也是几条新旧嵌套河道发育的过程。黄河改道100多年来,由于人为或自然因素,多次决口、分流、改道(曾发生12次大改道)。每次它改变航向或摆动时,都会在三角洲上留下废弃的航道。三角洲地势低平,地面高差2~10米,中间高、两侧低,西南高、东北低,坡度落差0.1~0.06‰。三角洲土地广阔,土层深厚,自然资源丰富。有些地区适合种植小麦、大豆、水稻;有些地区适合种植小麦、大豆、水稻等。 20万多公顷草原上生长着多种牧草,是极具发展前景的天然牧场;浅海区海底平坦,黄河带来大量营养物质、有机盐、饵料,适宜鱼、虾、蟹、蛤等生长繁殖。有鳊鱼、鲈鱼、毽子、鰤鱼等优质鱼类20余种。素有“百鱼之乡”之称。三角洲石油、天然气资源丰富,是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的主要产油区。中国第二个石油城市东营市于1983年在黄河三角洲建立。黄河三角洲通过养殖、晒盐、种植粮棉、饲养牛羊的综合开发已经开始。

参考文章

  • 黄河三角洲地区利用“农渔民”池塘养殖水产/渔业的彭泽鲫鱼技术
  • 黄河三角洲(黄河三角洲)中国地理
广天大百科全书 | ©All Rights Reserved.